按鈕側欄
なぜ高級時計メーカーはスイスに集中しているのか?その歴史的背景

提到“奢侈手錶”,你會想到哪個國家?
大多數人可能會回答“瑞士”。

當今世界上大多數最著名的手錶品牌,如百達翡麗、勞力士和歐米茄,都位於瑞士。
然而,如果我們回顧製錶業的悠久歷史,就會發現瑞士並非從一開始就是製錶業的絕對霸主。
過去,英國、法國和美國都是“製錶強國”,可以與瑞士匹敵,甚至超越瑞士。

那麼,為什麼瑞士能夠長期維持世界製錶業中心的地位,成為唯一一個這麼久的國家呢?答案不僅在於技術優勢,還在於世界歷史的重大趨勢,例如宗教、戰爭和工業革命。

這次,我想從全球歷史的角度追溯製錶業的變化。

1. 瑞士製錶業的歷史

瑞士成為製錶強國主要有三個轉捩點:宗教迫害帶來的技術湧入、永久中立國的地位、從石英危機中復甦。

芝柏樂百達翡麗

科技和宗教背景的湧入

瑞士日內瓦週邊地區最初是珠寶製造業繁榮的地區,但直到 16 世紀和 17 世紀,製錶技術才取得了巨大的進步。
導火線是法國的宗教改革,當時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間的衝突日益加劇,被稱為「胡格諾派」的法國新教徒遭受的壓迫也越來越大。

胡格諾派教徒中有很多技術嫻熟的工匠和富人,他們為了逃避迫害而逃往瑞士(尤其是日內瓦),因為那裡是一個宗教寬容的地方。
他們帶來的先進製錶技術與瑞士已有的珠寶加工技術結合,成為瑞士製錶業的基礎。

成為永久中立國的好處

20 世紀初,世界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,瑞士的政治地位再次幫助保護了其工業。
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當整個歐洲飽受戰爭蹂躪時,瑞士保持了其「永久中立國」的地位。
當其他國家的鐘錶廠遭到轟炸或被改造成軍火廠生產武器而衰落時,瑞士鐘錶業卻倖免於戰爭的蹂躪,得以繼續生產手錶。

石英衝擊與復興

瑞士製錶業當時似乎發展良好,但 20 世紀 70 年代卻經歷了最大的危機。
這是由日本手錶製造商開發的「石英腕錶」的問世。

石英錶是利用石英晶體的振動來計時的電池驅動手錶。它們比之前的機械錶(用發條上鍊、齒輪驅動的手錶)精準得多,而且可以低成本地大規模生產。

這項技術創新被稱為“石英衝擊”,它迫使許多生產昂貴、不精準機械錶的瑞士製造商倒閉。
但瑞士人並沒有就此止步:到了 20 世紀 80 年代,隨著 Swatch 的出現,情況發生了轉變。
瑞士鐘錶業在 Swatch 帶來的利潤基礎上進行了重組,Swatch 是一款價格低廉、款式時尚的塑膠手錶,在全球範圍內大獲成功。
透過建立一種新的價值體系,即機械錶不僅是工具,也是藝術品和身份象徵,該公司得以重新奪回其在奢侈手錶市場的領先地位。

2. 英國和法國的鐘錶業及其衰落的原因

在瑞士崛起之前,製錶業由英國和法國主導。為什麼這些國家未能維持如今的地位?

法國:人才外流與政治不穩定

法國懷錶

法國曾是製錶業的領先國家,孕育了像亞伯拉罕-路易·寶璣這樣的天才製錶師。
然而,正如上文所述,第一個打擊是許多才華橫溢的製錶師因胡格諾派(新教徒)遭受迫害而前往瑞士。
此外,長期的政治不穩定,如法國大革命和拿破崙戰爭,也阻礙了工業發展。
工匠們能夠平靜地傳承技藝的環境已經不存在了。

英國:堅持工藝

J.W. 本森

直到18世紀,英國一直是世界領先的鐘錶製造強國。
他對精準有著非凡的熱情,尤其是在研發航海鐘(一種用於導航的精密時鐘)方面,航海鐘是確定船舶位置所必需的。
然而,英國製錶業仍然強烈傾向於「由工匠手工製作的獨一無二的作品」。
自 19 世紀工業革命以來,瑞士和美國透過標準化零件和採用勞動分工,開始更有效率地生產手錶,而日本則不再能夠在成本上與之競爭。
據說,傳統行會(工匠協會)的強大力量也是延緩現代化進程的因素。

3. 美國鐘錶業及其衰退的原因

美國的發展歷程與歐洲截然不同。
19 世紀下半葉,沃爾瑟姆和埃爾金等製錶商湧現,美國成為製錶強國,一度對瑞士構成威脅。

伊利諾鐵路

建立大規模生產體系

美國的優勢在於工業化。
在此之前,手錶零件都是由工匠手工組裝的,每個零件都需要單獨進行精細調整。然而,透過使用機器對這些零件進行標準化生產,建立了一種“大規模生產系統”,從而確保了無論由誰組裝零件,都能保證相同的品質。
這使他們能夠以低價成功供應高品質的手錶,開創了一個新時代。

戰爭導致的產業結構變化

然而,諷刺的是,正是這場戰爭導致了美國製錶業的衰落。
二戰期間,應政府要求,美國鐘錶製造商利用其精密加工技術,專注於製造軍用設備,例如引信(炸彈的雷管)和飛機儀表。
由於所有生產線都轉向軍事用途,戰後恢復民用(通用)製錶業的時間被推遲了。

瑞士超越日本

當美國製造商專注於軍事工業時,中立的瑞士繼續向世界供應具有最新設計和功能的腕錶。
戰後,當美國製造商最終恢復製錶業時,他們已經失去了市場份額,被瑞士製造的手錶和使用更便宜的瑞士零件製造的手錶搶佔了先機。
因此,許多美國知名品牌消失了,或是被瑞士或其他國家的公司收購了。


概括

目前「奢侈手錶=瑞士手錶」的觀念並非一開始就存在。

  • 法國因宗教迫害而失去了大量工程師。

  • 由於英國過於重視手工藝品,因此在成本競爭中落敗。

  • 由於戰爭導致市場需求轉向軍事用途,美國失去了市場。

另一方面,瑞士擁有歡迎逃離其他國家的工匠的文化,作為一個永久中立國避免了戰爭,並透過巧妙的品牌策略和行銷克服了毀滅性的石英危機。

當你買到一塊現存的古董或老式手錶時,盡量找出它的製造國家和年代。
「為什麼這個國家的鐘錶會在這個時代存在?」透過了解其歷史背景,您可以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些小鐘錶所蘊含的浪漫情懷。

發表評論

請注意,評論必須經過批准才能發布